发布时间: 2022-09-19 发布者:
1881年,开平矿务局雇用英国技师金达筑成了中国第一条自建铁路――唐胥铁路。10年后,北洋大臣李鸿章**礼聘这位英国专家,负责古冶至山海关的铁路工程。滦河大桥作为其中的重要工程,曾相继被英、日、德工程师包工承建,但因滦河水大流急淤沙过厚,均告失败。当时32岁的詹天佑临危受命,在研究了外国工程师用过的各种施工方法,对河床地质条件做了缜密的考察后,他决定重新选址,开中国铁路史上的先河,筑墩施工采用“压气沉箱法”,从而顺利奠定了桥基。
滦河大铁桥使用了45年而安然无恙,1939年上游双线铁路桥建成通车后,此桥停用。1951年为适应公路交通需要,拆除铁轨,铺以木板,做公路桥使用,1974年正式公路桥建成后停用。1976年唐山大地震,公路桥被震毁,而此桥安然无恙。今天,滦县境内并排而立的滦河大桥有4座。滦河大铁桥作为文物,屹立在滚滚波涛之上,引东来西往的中华儿女兴起无限遐思。
有关它的“诞生”以及5度“服役”(2次为铁路桥、3次为公路桥)的佳话,也被人们一直传颂至今。该桥为铁路单线桥,于1892年兴建,1894年2月竣工,全长670.6米,共17孔钢梁,是当时我国最大的铁路桥。当年,外国工程师承建此桥,由于河深水急,桥墩屡建屡塌,众人一筹莫展。最后,詹天佑先生利用压气沉箱法筑起了桥墩,令洋人目瞪口呆,佩服不已。1943年,因铁路双线新桥建成开通,老桥改做了公路桥。1948年11月,唐山解放前夕,国民党军队为了阻止东北的解放大军南下,将双线桥炸毁,老桥又担当起了铁路便桥的重任,并在夺取平津战役胜利的支前运输中立下了汗马功劳。新中国时期,老桥**成为公路桥,车马行人穿梭如织、常年不断。1974年,新的公路桥建成通车,老铁桥才宣告“退役”。谁知,在1976年的大地震中,新公路桥毁于一旦,而老铁桥竟安然无恙,于是它第5次被启用。两年之后,复建的公路桥竣工,它这才最终“告老退休”。1983年和1998年,滦河铁桥分别被滦县人民政府、唐山市人民政府批准为县级和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成为我市现存极少的清代建筑之一。
细看铁桥,铁梁全部是铆接在一起的,每一个接缝都紧密结合,使铁桥历经一百多年风雨,依旧岿然不动,让我们后人不得不叹服前辈的技艺和严谨的工作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