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22-09-16 发布者:
据历史记载,天宁寺自唐始建至元代,已发展到占地一顷另七十四亩。有大殿、前殿、东西配殿、山门及塔在内的庞大建筑群体。元代名僧虚照禅师主持天宁寺,香火鼎盛,后经明、清屡次修葺,仍保持着元代时期的规模。解放后,该寺被邢台县土产公司占用。1970年,大殿、山门等建筑被占用单位拆除。如今仅存前殿一座。1993年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河北省文物重点保护单位”。
天宁寺历经沧桑,自然和人为的破坏早已面目全非。前殿墙体和地面到处可见鼠洞,门窗、月台破烂不堪,台阶也难觅踪迹。殿顶大部分青瓦、筒瓦断裂脱落,多处露天,半米见方的窟窿就有两处;殿脊部分缺损,戗脊、岔脊、吻兽全无,各脊釉色部分脱落。四角飞檐大部分跨塌,檩椽大部分腐朽,外露梁拄彩绘早已剥落,墙体出现明显裂缝,墙面及屋檐部分脱落。
特别是2009年暴雪中,西墙墙基塌陷,大块坯墙滑落,墙体损毁严重;西侧腐朽的檐椽、飞椽不堪重负,随雪花纷纷坠落。“整个前殿岌岌可危,随时有坍塌的危险,急需修复。”如今,谈及千年古刹的昔日窘状,邢台市文物管理处负责人依旧饱含怜惜。
天宁寺的历史价值颇高,现存前殿是邢台市现存最早的木结构古建筑,也是目前河北省仅存的元代建筑,而且其金顶琉璃瓦的建筑规格在邢台绝无仅有。天宁寺曾得到了多位学者专家的青睐,民国时,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刘敦桢先生曾先后对该寺进行考察。2008年,古建专家罗哲文先生也曾来此考察,对天宁寺给予高度评价。
据悉,仅存前殿的建筑形制应为,前殿座北朝南、面阔三间、进深二间。前檐三间施格扇,后檐明间施板门。其余用墙体封护。柱上施五铺作斗拱承托屋檐。梁架结构为抬梁式露明造,六架椽屋分心用三柱。结构中适用驼峰、叉手、攀间斗拱、攀间枋、替木等构件。其规划界定范围为,天宁寺西长220.1米,东长222.5米,北宽102.4米,南宽95.9米,共占地2.19米公顷(32.85亩)。按照统一规划,邢台市文物管理处将负责该寺的修缮和管理。同时,该处按照省文物管理局要求立即开展落架维修工作,确保该珍贵历史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