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22-09-16 发布者:
赵邯郸故城是战国时赵国都城的所在地,邯郸城是战国时期最繁荣的城市之一。“邯郸”之名最早见于《春秋•穀梁传》,城先属卫国,后属晋国,三家分晋后属赵国。自公元前386年赵王敬侯迁都于此,到赵国被秦灭亡,历经八世,共159年,著名的历史故事“完壁归赵”、“胡眼服射”、“邯郸学步”、“将相和”、“围魏救赵”等就是发生邯郸作为赵国都城这个时期。
1972年经过缜密的勘察,全城的布局已基本探明。故城由赵王城和大北城两部分组成。赵王城是赵国的宫城,平面呈曲尺形,分东、西、北三城,总面积512万平方米,至今城的周围仍保留有高3~8米的夯土城墙;城基宽16米,四面各有2~3个城门;城内有许多大型夯土基址,布局规整有序,应是宫殿建筑的遗址;宫殿呈左右对称的形式,主次、尊卑分明。位于中轴线上的龙台规模最大,东西宽265米,南北长285米,高19米,是赵王城中的主体宫殿建筑。
大北城位于宫城的东北部,大部分基址已埋没于邯郸城下,地上的遗迹几乎荡然无存。城的平面呈不规则的长方形,南北长6100米,东西宽4000米。城内分布有制骨、冶铁、铸造、制陶等手工业作坊遗迹,还有商业区、居民区。大北城在汉以后逐渐衰落破败。城址的西北方是赵王的陵区。
邯郸作为赵国的都城,是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相当发达的城市之一,至今城内还保存有很多文物古迹,如赵武灵王操练军队的丛台、胡服骑射的插箭岭、“寿灵失本步,笑煞邯郸人”(李白诗)的学步桥,以及梳妆楼、黑龙洞等,都是历代文人学者怀古思幽的绝佳去处。
1961年赵邯郸故城作为战国时期的古遗址,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