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22-09-13 发布者:
“隆邑蝶城千古秀,榜山文塔尤雅优”。榜山文塔为隆邑八景之一,是隆安建筑艺术宝库中一件难得的瑰宝。
榜山文塔始建于清光绪二十二年(公元一八九六年),至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它座落于县城东面三公里处的东独秀山顶,蜿蜒曲折的右江在它的脚下盘旋而过。这里,江水、宝塔、蝶城相互映衬,协调组合,景美如画。对于此塔的建造,有这样几种传说:一是相传从县城往东了望,见到东独秀山露于乱岭之上,活像一只大虫,对着县城虎视耽耽,致使历任知县均任期不长。为镇好“风水”,知县褚兴周乃授意县绅发动仕民捐资建塔于此山之上;二是由于东独秀山能使那九村的人们笔杆尖,馋吃人,建塔其上象一枝笔尖直指天空,他们再无法为非作歹;三是东独秀山位于雁江下游,又低又矮,雁江的财富都随右江流入东海,因此,雁江绅民要求建塔,刹住风水,留住财富。塔建成后,每年以榜山书院的田产收入设宴祭塔,邀约县内才子名贤参加,故名榜山文塔。
文塔矗立于海拔二百零一米的东独秀山之巅,此山兀立于一片平畴和山村之中,山石嶙峋,傲骨铮铮,与周边的逶迤土岭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其山麓绿树相拥,挨挨挤挤,组成了一个巨大的绿色基座;从山腰到山顶,各种灌木密密麻麻。沿着崎岖小道向上攀行,有时擦着枝叶而过,有时被迫往树洞里匍匐而行。
文塔直插云霄,肃然挺立。它由二十万块优质青砖砌成,塔高二十0八米,座东朝西,外观为六角形的三节塔,底层拱门与县城孔庙门遥遥相对,拱门两侧是一副对联,上联为:“榜山独占鳌人登甲第”,下联为:“文塔孤踞岭仕出英豪”,横额为“榜山文塔”。塔身外绘有彩色的龙凤麒麟,花草虫鱼,亭台楼阁及名人肖像,画面逼真,栩栩如生;塔顶上有个大圆缸,显葫芦状,中间竖一根铁棒为轴心,直径约十五厘米;塔内是八面形的六层楼,各层楼梯、楼板均用红彤彤的宪木装修;塔内一至五层分别架神台安置至圣先师孔夫子的肖像、观音菩萨及神主牌等不下七十樽具;每樽均具雕塑之能事,活灵活现,别具风韵;塔身墙厚,坚固无比。第一、二层墙厚度是一百六十五厘米,第三、四层是一百三十厘米,第五、六层是九十厘米,各层各面共开无框圆窗十个,窗口直径约七十厘米,人可入坐。塔外有一点七米高的围墙,门开东北侧,门联云:“天开龙虎榜,文运斗牛光”。
文塔坚固美观,堪称胜迹,游人经常络绎不绝。当你登塔观光,许多近况远景、山光水色尽收眼底;鸟瞰蝶城,高楼林立,极其雅致;俯视右江,心潮翻滚,浮想联翩;远眺雁江,云雾茫茫,胸怀坦荡;极目四方,乔建马鞍山,屏山大明山,联隆西秀山,平果九凝山尽收眼帘。真是登塔眺望,壮志凌云,舒及肺腑,心旷神怡。
榜山文塔自建造以来,历尽坎坷,屡遭罹难。塔上因无避雷装置,几次遭雷劈,所幸的是,破坏不大;抗战时期,日机狂轰蝶城,文塔也被作为袭击目标;土改时期,塔内菩萨神牌、雕塑肖像被作为封建遗物而被捣毁;孔子像在“文革”-中又被“-”作为四旧悉被砸碎。嗣后无人问津,年久失修,除第二层剩点楼板外,其余文物全被烧窃。
如今,榜山文塔虽经历代沧桑,但它雄姿尤在,依然屹立在东独秀山之巅,令行人驻足观望。每当人们看到榜山文塔,种种敬意就油然而生,那高大挺拔的塔身与蝶城众多的建筑物隔江相望,交相辉映,给美丽的隆安大地增添了光辉的一笔。
景区地址:南宁市隆安县城东三里的东独秀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