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22-09-27 发布者:
启德文化院,位于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城关镇原观音寺旧址,占地64亩。启德文化院是台湾启德机械起重有限公司董事长胡鹏飞先生独资兴建的。其主体工程包括“慈母宫”、“文物珍藏馆”、“文书院”、“南北综合楼”和华表等建筑群,总建筑面积达12000平方米。
年近古稀的胡鹏飞已经将大部分积蓄捐给故乡———安徽省舒城县,用于建设完全公益性的“启德文化院”和全县的教育事业。
启德文化院为中国寺庙殿宇式建筑,红墙歇山顶,挑檐回廊,庄重肃穆,大气磅礴。主楼慈母宫,坐东朝西,高台拱门。二楼以上为玉砌雕栏,凝重大方;内廊门窗为樟木透雕,精工细琢;大殿内雕梁画栋,浮雕图案,挂落飞罩,色泽亮丽,技艺高超。三层正殿分别供奉先圣先贤造像,慈善庄重,崇高圣洁。慈母宫正前方为九龙照璧,左右矗立华表。高耸的华表象征华夏民族威武雄壮、永立世界民族之林。慈母宫右侧为文物珍藏馆,陈列孙中山先生的《遗嘱》、老子《道德经》等汉代砖刻和名人字画,并为民间个人收藏提供保护条件和展示场所。
启德文化院导游词
启德文化院始建与1997年5月,是台湾启德机械起重有限公司董事长胡鹏飞先生投资兴建的,至目前总投资约1.5亿元,占地面积82余亩,总建筑面积15000平方米,整个文化院由慈母宫(三层正殿分别供奉道教尊神和先圣先贤造像)、慈航殿(供奉千手观音)、文物珍藏馆(陈列孙中山先生的《遗嘱》、老子《道德经》等汉代砖刻和名人字画,并为民间个人收藏提供保护展览场所)、文书院(珍藏中外典籍,开展图书阅览活动,为本地人民提供健康有益的文化娱乐活动场所)、南北综合楼(为来宾贵客提供宿食方便)另外还有九龙璧、华表等建筑群构成。院内花木扶疏,假山喷泉,供游人观赏休憩。其规模之大,建造之宏伟,为目前国内城市道观之首。
启德文化院是建造者回报社会、建设家乡的社会公益设施,不收费、不传教、不收弟子、不参加任何社团组织。其目的是让人们在这里瞻仰先圣先贤,参观历史文物,潜读各类经典,欣赏中国传统建筑风格,体会生态园林之美。以达到弘扬民族文化、净化心灵之目的。
启德文化院为庑殿式建筑风格。庑殿式建筑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的最高型制。其屋面有四大坡,前后坡屋面相交形成一条正脊,两山屋面与前后屋面相交形成四条垂脊,因此庑殿又称四阿殿、五脊殿。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这种建筑形式只能用于皇家宫殿和坛庙建筑。象故宫的午门、太和殿、乾清宫,太庙等,都是庑殿式建筑。庑殿建筑是封建社会至高无上的皇权象征,其它官府、衙属、商埠、民宅是绝对不允许采用庑殿建筑形式的。庑殿建筑特殊的政治地位决定了它用材硕大、体量雄伟、装饰华贵富丽,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和艺术价值。
启德文化院采取庑殿式建筑,一是道教为中国的本土宗教,自张陵(道号张道陵)始创1800余年以来。它的教义已与中华本土文化紧密相连,深深扎根于中华沃土之中,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并对中华文化的各个层面产生了深远影响;二是自唐、宋以后,历代帝王为了巩固其统治地位,对道教的信奉和大力推崇,已与皇权政治不可分割,道教的地位也达到登峰造极。所以,在建筑形式上采取象征皇权的庑殿风格也是理所当然。
屋面用黄色琉璃瓦,一是按道家五行之说,中方“戊己土”,统领四方,是代表大地的颜色,亲土、爱土、入土为安是农耕民族的精神理念;二是代表皇权;三是代表炎黄子孙的黄皮肤。其墙壁为红色,是因为红代表太阳,代表喜庆与吉祥;二是中国人受孔孟中庸哲学影响,处世取向中和、谦让、沉稳,红色热烈,可以在精神层面上唤醒激励人们。(西方建筑多用白色,可能是因为西方人性格浮躁激动,白色为冷色,可以稳定人的情绪。)
当跨入文化院时,请大家注意一下大门上的这种乳钉,叫“浮沤钉”,数一下一共有多少个?对!大门上是横九竖九81钉,九是大数,只有帝王才能用九九之数,王公臣僚的门钉数将逐级递减。老百姓家的门是不能装钉的,否则就是僭越。这种“浮沤钉”的用途,一是辟邪与装饰,二是借“丁”的谐音,希望钉多“丁”多,人丁兴旺。
慈母宫是启德文化院的主体工程。“慈母”之意:一是根据《道德经·第一章》:“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二是胡鹏飞先生少年时就去了台湾,没有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是家乡父老兄弟抚养了他的母亲,含有报答乡梓纪念母亲之意;三是海峡两岸人民都是炎黄子孙,祖国是共同的母亲。(另外,根据史志记载,明朝初年舒城人胡拱辰,字紫微,父早卒,由母教育,洪武初由孝廉为歙县县丞,后升丹阳令。当淮西兵祸,胡拱辰背着母亲逃亡江南,母亲有病,通宵守侯,母亲坐堂,奉觞上寿,历尽艰险。为报母恩,胡拱辰根据孟郊“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诗意建“春晖堂”。他的至孝深受当时士大夫们的称慕。明朝开国文臣宋濂和刘伯温两人都为“春晖堂”题诗作赋。历史上的胡拱辰与胡鹏飞先生是否有血脉关系,未曾考证,但他们的孝悌理念却与中华传统文化一脉相承。)
慈母宫大殿共分三层。三数是根据《道德经》:“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是无极(虚),无极生太极,即一(混沌);太极生两仪(阴阳),即二;两仪生三才(天地人),即三;三才生四象,四象生五行……生生不息,而成万物。所以三的数字在道教典籍0现较多,如“三清天”(太清天、上清天、玉清天)。“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修道者跳出三界外,方能超脱劫运和轮回)。“三岛”(瀛洲、方丈、蓬莱)。大殿三层也象征天、地、人。
慈母宫既供奉道教尊神,也供奉中国的先圣先贤和佛教人物。
一楼:中间供奉的是城隍、土地(福德尊神)和送子娘娘。在他们前面站的是判官与执事。左边供奉的是包公、彭公、施公。右边的是地藏菩萨(因为安徽是地藏的道场,所以也把他供奉于此)。
二楼:中间供奉的主神是元始天尊;左边的是灵宝天尊;右边中间的是道德天尊(太上老君)他的左边是孔子,右边是文天祥。
道教的最高尊神是“三清祖师”,他们就是玉清元始天尊(居中间)、上清灵宝天尊(居右)、太清道德天尊(居左)。三清为道家“三一”学说的象征。《道德经》第四十二章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由无名大道化生混沌元气,由混沌元气化生阴阳二气,阴阳相和,生宇宙万物。第十四章又说:“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认为一化为三,三合为一,“用则分三,本则常一”。后来道教以此衍化出居于三清胜境的三位尊神。因此“三清”尊神在道教神仙体系中位为最尊。
三楼:中间的主神是玉皇大帝,玉皇的左边是太阳星君(太阳神),右边是太阴星君(月神)。三楼左殿:主神是瑶池金母(王母娘娘),她的左边是梨山0,右边的是地母。她们的前面有两尊0神,一是三眼玉灵官(二郎神),一个是齐天大圣(孙悟空)。三楼右殿:主神是天上圣母(妈祖娘娘,妈祖是沟通两岸无形界的主神),左边的是九天玄女,右边的观世音。观音前面的是善财童子和小龙女。
慈航殿供奉的是千手千眼观音。
观世音梵文意译,又称光世音、观自在、观世自在等,意思是“观照世间众生痛苦中称念观音名号的悲苦之声”。全称尊号是“大慈大悲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观世音的名字蕴含了菩萨大慈大悲济世的功德和思想。据《妙法莲华经》记载,“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观音、文殊、普贤、地藏,被称为四大菩萨。观音菩萨在佛教诸菩萨中,位居各大菩萨之首,是我国佛教信徒最崇奉的菩萨,拥有的信徒最多,影响最大。
千手千眼观音是观音菩萨的变化身,又叫大悲观音、千眼千臂观音、千手圣观自在等名。据说观音菩萨誓要度尽众生,若愿不能偿,自己的头便裂十份,身体分解为千份。茫茫世界,芸芸众生,照应极难,於是他将身躯化四十二段,每化为一尊观音,但仍然穷于应付。此时,佛便前来告诫说:观音不应残害身体,应以扩0力来实现宏愿,并施法将观音四十二段合为一体,除原有两臂,留四十手臂,每臂手掌现一眼,表示一个身及二十五“有”(“有”代表因果),二十五乘四十即一千,所以叫千手观音。
华表为古代宫殿、陵墓等大型建筑物前面做装饰用的巨大石柱,是中国一种传统的建筑形式。华表一般由底座,蟠龙柱,承露盘和其上的蹲兽组成。(汉武帝曾命人在神明台上立一铜铸的仙人,双手举过头顶,托着一个铜盘,承接天上的甘露,以为喝了甘露便可长生不老)华表柱身多雕刻龙凤等图案,上部横插着雕饰祥云图案的石板。华表是一种标志性建筑,已经成为中国的象征之一。华表用于放在宫殿、陵墓外的道路两旁,也称为神道柱,石望柱。表:标,碣的意思。华表柱头上的瑞兽,名字叫“犼”。是一种形似犬的瑞兽,根据所在方位的不同,表达的意义也不相同。天安门后面的一对华表上的石犼面朝北方,望着紫禁城,寓意是希望皇帝不要久居深宫不知民间疾苦,应该经常出宫体察民情,所以叫“望君出”。而天安门前面的一对石犼面朝南方,寓意皇帝不要久出不归,故又叫“望君归”。
华表起源说法不一,一说尧舜时代人们在交通要道竖立木柱,作为行路时识别方向的标志;又认为是尧、舜为了纳谏的“谤木”,在交通要道和朝堂上树立木柱,让人们在上面书写谏言,鼓励人们提意见;也有人认为是远古部落的图腾标志;还有人认为是由一种名为“木锋”的古代乐器演变的;还有人认为是春秋战国时期有一种观察天文的仪器,人们立木为竿,以日影长度测定方位、节气,并以此来测恒星,观测恒星年的周期;另外,古代在建筑施工前,还以立木定位取正。一些大型建筑因施工期较长,立表必须长期留存。
九龙壁是影壁的一种。是建筑物大门外正对大门作屏障的墙壁,俗称照墙、照壁。影壁是由“隐避”演变而成。门内为“隐”、门外为“避”,后来称影壁。目前,国内四座九龙壁(山西大同市,江苏无锡市各一座),其中紫禁城(故宫)与山西大同九龙壁、北京北海公园九龙壁合称“中国三大九龙壁”。这里的九龙壁应说是第五个。
故宫九龙壁位于紫禁城宁寿宫皇极门外。壁长29.4m,高3.5m,厚0.45m,是一座背倚宫墙而建的单面琉璃影壁,为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改建宁寿宫时烧造。壁上部为黄琉璃瓦庑殿式顶,檐下为仿木结构的椽、檩、斗拱。壁面以云水为底纹,分饰蓝、绿两色,烘托出水天相连的磅礴气势。下部为汉白玉须弥座,端庄凝重。壁上9龙以高浮雕手法制成,最高部位高出壁面20cm,形成很强的立体感。纵贯壁心的山崖奇石将9条蟠龙分隔于5个空间。黄色正龙居中,前爪作环抱状,后爪分撅海水,龙身环曲,将火焰宝珠托于头下,瞠目张颔,威风凛然。左右两侧各有蓝白两龙,白为升龙,蓝为降龙。左侧两龙龙首相向;右侧两龙背道而弛,四龙各逐火焰宝珠,神动形移,似欲破壁而出。外侧双龙,一黄一紫,左端黄龙挺胸缩颈,上爪分张左右,下肢前突后伸;紫龙左爪下按,右爪上抬,龙尾前甩。二龙动感十足,争夺之势活灵活现。右端黄龙弓身弩背,张驰有度,腾挪跳跃的体态刻划的非常生动;紫龙昂首收腹,前爪击浪,风姿雄健。
阳数之中,九是极数,五则居中。“‘九五’居中而得位”。“九五”之制为天子至尊的重要体现。整座影璧的设计,不仅将“九龙”分置于5个空间,璧顶正脊亦饰9龙,中央坐龙,两侧各4条行龙。两端戗脊异于其它庑殿顶,不饰走兽,以行龙直达檐角。檐下斗栱之间用九五45块龙纹垫栱板使整座建筑以不同方式蕴含多重九五之数。此外,九龙璧的璧面共用270个塑块,也是九五的倍数。为了不损坏龙的头面,分块极为讲究。只有悉心的设计,高超的技艺,才能达到如此精湛的效果。象征着中华民族九洲一体、团结一心奔腾向上的进取精神。
舒城启德文化院